成語(Idiom):微察秋毫(wēi chá qiū háo)
發音(Pronunciation):wēi chá qiū h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觀察細微之處非常敏銳,能夠察覺到微小的變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微:細微;察:觀察;秋毫:眼睫毛。秋毫是眼睛上非常細小的毛發,平時很難察覺。成語“微察秋毫”比喻觀察細微之處非常敏銳,能夠察覺到微小的變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人的觀察力非常敏銳,能夠察覺到一些細微的變化或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位名叫孟母的母親,她非常注重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有才華、有品德的人。有一天,她對孩子說:“你們要像眼睛上的秋毫一樣,能夠微察細微之處。”通過這個比喻,孟母告訴孩子們要注重觀察,善于發現問題和變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形容詞性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觀察力非常敏銳,微察秋毫。
2. 這位警察微察秋毫,很快發現了嫌疑人的蛛絲馬跡。
3. 她的眼睛像微察秋毫一樣,能夠看到別人看不見的細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微察秋毫”聯想為一個人用放大鏡觀察眼睫毛上的細微變化,表示他的觀察力非常敏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例如“洞若觀火”、“目光如炬”等,來進一步豐富對觀察力的形容。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媽媽的觀察力很好,她能夠微察秋毫,發現我房間里的一只小蟲子。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的眼睛像微察秋毫一樣,能夠看到我們的不足之處。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觀察力非常敏銳,微察秋毫,經常能夠發現一些細微的問題。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作為一名科研人員,我們需要具備微察秋毫的能力,才能在實驗數據中發現有價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