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擱
成語(Idiom):停擱
發音(Pronunciation):tíng g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停止前進,暫時停下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停擱指暫時停下來,不再前進。比喻事情暫時中斷或停止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停擱常用于描述工作、學習或計劃的暫時中斷,也可以用于形容情感或關系的暫時冷卻。適用于各種口語和書面語言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停擱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船舶運輸。在古代,船只在行駛過程中,有時會因為天氣狀況或其他原因而停下來,暫時停止前進。這種停下來的狀態被形容為“停擱”。后來,這個詞語逐漸引申為其他事物的暫時中斷或停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停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是“停”,第二個字是“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計劃因為資金問題而停擱了。
2. 這個項目因為領導的變動而停擱了下來。
3. 我們的談判進展順利,沒有停擱的跡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停擱的發音“tíng gē”與“聽歌”進行聯想。想象一下在聽歌的時候,突然停下來,暫時中斷的情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想進一步學習關于停擱的相關成語,可以了解以下成語:停滯不前、停擺、停工、停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暴風雨過后,小船停擱在了岸邊。
2. 初中生(13-15歲):由于疫情的影響,學校的體育比賽暫時停擱了。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大學申請因為家庭原因而停擱了一段時間。
希望這個關于“停擱”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