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耳濡目及(ěr rú mù jí)
發音(Pronunciation):ěr rú mù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通過聽和看而得到深刻的學習和理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耳濡目及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耳”、“濡”、“目”和“及”組成。它的基本含義是通過耳朵聽到,眼睛看到,從而得到深刻的學習和理解。這個成語強調通過親身經歷和感知來獲得知識和經驗,以及通過接觸和學習他人的經驗和智慧來提高自己的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學習的重要性和方式。它可以用于鼓勵他人多讀書、多看世界,通過親身經歷和觀察來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智慧。它也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受益于各種學習和觀察的經歷,從而取得成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耳濡目及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中。在《論語·為政》篇中,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不學樂,無以樂。不學詩,無以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友來遠方,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段話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被解釋為“通過聽和看而得到深刻的學習和理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四個字組成,每個字的意義如下:
- 耳(ěr):耳朵
- 濡(rú):沾濕
- 目(mù):眼睛
- 及(jí):到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領域的知識非常了解,因為他一直耳濡目及。
2. 學習一門外語需要耳濡目及,不能只靠書本知識。
3. 通過親身經歷旅行,我耳濡目及了許多不同的文化和風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耳濡目及”拆分為“耳朵沾濕,眼睛到達”,形象地表示通過聽和看而得到深刻的學習和理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成語和文化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的成語和它們的故事。了解成語的背后故事和使用場景,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它們。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讀書,因為通過閱讀我可以耳濡目及,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
2. 初中生:我參加了一次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親身經歷我能夠耳濡目及,了解到不同的職業和工作環境。
3. 高中生:學習外語需要耳濡目及,除了課堂學習,還要多聽多看,提高聽力和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