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汞
成語(Idiom):砂汞(shā hgāng)
發音(Pronunciation):shā h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小人得勢,為非作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砂汞是由“砂”和“汞”兩個詞組成。砂是一種細小的顆粒,汞是一種有毒的金屬元素。砂汞合在一起,形容小人得勢,像砂粒一樣隱藏在人群中,卻能像汞一樣具有破壞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心機深沉、不擇手段、暗中為非作歹的人。可以用于描述一些不良行為,如背后損害他人利益、暗地里制造麻煩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砂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冶金工藝。在古代,砂和汞都是冶金過程中常用的材料。砂是用來凈化金屬的,而汞則是用來提純金屬的。由于砂和汞都是微小而難以察覺的,因此人們將這兩者比喻為小人得勢的形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砂汞是一個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砂汞之徒,表面上看起來很和善,實際上卻在背后損害他人利益。
2. 這個公司的內部管理存在砂汞問題,有些員工暗中為非作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小人混入人群中,像砂粒一樣難以察覺,但卻具有破壞力,就像汞一樣有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小人得勢、為非作歹相關的成語,如“虎狼之輩”、“狐假虎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是個砂汞之徒,總是欺負其他同學。
2. 初中生(14歲):班里有個同學就是砂汞,總是在背后說別人的壞話。
3. 高中生(17歲):社會上有很多人都是砂汞之徒,他們利用權力為非作歹。
4. 大學生(20歲):在職場上,要小心那些砂汞之徒,他們可能會對你造成很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