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齒
成語(Idiom):耆齒(qí chǐ)
發音(Pronunciation):qí c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老體弱而牙齒仍然堅固健全,形容老年人身體健康,精神矍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耆齒是由“耆”和“齒”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耆”指年老,年紀大;“齒”指牙齒。耆齒用來形容年紀已經很大的人,但仍然保持著堅固健全的牙齒,意味著他們身體健康,精神矍鑠,沒有因年老而衰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耆齒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老年人身體健康,精神矍鑠。可以用于夸贊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和精神狀態,也可以用于形容自己或他人在年老之后依然保持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史記·卷五十一·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八十歲時,他的弟子曾問他老年的感受。孔子回答說:“耆者,耳順,眼明,口不饞,齒不痛。”孔子用“耆齒”這個成語來形容自己,表達了他在年老之后依然保持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形容詞“耆”和名詞“齒”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已經耳順眼明,但齒還是很耆的,看起來年紀大了。
2. 她已經七十歲了,但依然耆齒,每天都精神矍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耆齒”這個成語與老年人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年紀很大的人,但牙齒卻很健康,精神矍鑠,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老年人有關的成語,如“耄耋之年”、“白發蒼蒼”等,進一步豐富對老年人話題的詞匯和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奶奶已經六十歲了,但她還是耆齒,每天都能幫我做很多事情。
2. 初中生:我希望我能夠保持耆齒,享受健康的晚年生活。
3. 高中生:耆齒這個成語形容老年人的精神狀態,也是我們年輕人向往的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