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
基本解釋
[釋義]
(1) (副)直截了當;爽快。干脆把話說個明白。(作狀語)
(2) (形)爽快;直率。他說得很干脆。(作補語)
[構成]
并列式:干+脆
[同義]
痛快、爽快、索快
[反義]
拖沓
近義詞
痛快、拖拉、羅唆、爽性、索性、利落、暢快、舒服、果斷、爽快
反義詞
猶豫、羅嗦
英文翻譯
1.(直截了當) clear-cut; straightforward; not mince one's words
詳細解釋
◎ 干脆 gāncuì
(1) [simply;directly;bluntly]∶痛痛快快;干凈利索
小王辦事很干脆
他說話干脆得很
(2) [clear-cut;straightforward]∶副詞。表示動作行為直截了當,不拖泥帶水
我去釣魚的時候,不是干脆就放你們一天假嗎?——《最后一課》
(1).簡單爽快;直截了當。《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叫做胡蘿卜就燒酒,仗個乾脆。” 馬烽 《太陽剛剛出山》:“我知道我老二的脾氣,辦事干脆,說一不二。”
(2).索性。 柳青 《銅墻鐵壁》第一章:“他建議首長干脆不要理,因為這些婦女根本不懂得保守軍事秘密。” 何士光 《鄉場上》:“ 馮幺爸 干脆不開口。”
成語(Idiom):干脆 (gān cuì)
發音(Pronunciation):gān c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直截了當,坦率無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干脆是一個副詞,表示說話或行動直截了當,沒有拖泥帶水。它強調坦率、直率,不拐彎抹角,毫不含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干脆常用于口語和書面語中,用來形容一個人或者一種說話或行動的方式直截了當,不拖泥帶水。可以用來表達坦率、果斷、爽快等意思。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干脆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據說,當時有個叫子產的人,他的性格直爽,說話做事都很干脆。有一次,他在齊國擔任官職,他的上司問他:“你覺得怎么樣才能治理國家?”子產回答:“只要有權力,我會干脆利落地處理事務。”這個故事傳揚開來,人們就用“干脆”來形容子產的性格和做事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干脆是一個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干”是動詞,“脆”是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問題的回答總是干脆利落,不拖泥帶水。
2. 他做事情干脆利落,一絲不茍。
3. 我們需要一個干脆利落的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高處,干脆地直接跳下來,沒有任何猶豫和拖延。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干脆”表示直截了當、果斷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繼續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例如“一刀兩斷”、“直截了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看到地上有垃圾,他干脆地撿起來扔進垃圾桶。
2. 小學生:老師問小紅:“你為什么沒有完成作業?”小紅干脆地回答:“因為我忘了。”
3. 中學生:小明在學校遇到欺負他的同學,他干脆地站出來反擊。
4. 大學生:面試官問小李:“你為什么選擇我們公司?”小李干脆地回答:“因為我對這個行業很感興趣,并且我相信我可以為公司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