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崦
基本解釋
山坳;山曲。 唐 許渾 《歲暮自廣江至新興往復中題峽山寺》詩之一:“樹隨山崦合,泉到石稜分。” 元 馬致遠 《黃粱夢》第三折:“君子,你過的山崦兒,你望見草團標,你問那先生路去。”《三國演義》第七六回:“山崦內又有兩軍撞出:左邊 丁奉 ,右邊 徐盛 。” 清 吳偉業 《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句》:“拏舟浮磵曲,扶杖度山崦。”
成語(Idiom):山崦
發音(Pronunciation):shān y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山勢連綿起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山崦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山勢連綿起伏的景象。它表示山峰、山嶺等在連續的山脈中,相互交錯、連綿起伏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山崦這個成語常用于描寫山脈的壯麗景色,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連續起伏的物體。在寫景描寫中,可以用山崦來形容山脈的壯美景色;在寫人物或事物時,可以用山崦來形容連續起伏的形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山崦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車攻》篇中:“山有山,崦崦草木。”其中“崦崦”就是形容山勢連綿起伏的意思。后來,這個詞語逐漸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山勢連綿起伏的景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山崦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山”表示山脈,“崦”表示連綿起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遠處的山崦連綿起伏,如同一道壯麗的畫卷。
2. 沿著山崦的小道前行,可以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山崦”這個成語與山脈的景色聯系起來,想象山峰在連續的山脈中連綿起伏的樣子,這樣可以更容易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山脈相關的成語,如“群山環繞”、“峰回路轉”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10歲):我看到了一座山崦連綿的山脈,真的很壯觀!
2. 初中生(14歲):登上山頂,可以俯瞰整個山崦,景色非常美麗。
3. 高中生(17歲):在山崦之間徒步旅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宏偉和力量。
4. 大學生(20歲):這幅畫的山崦氣勢磅礴,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