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才三實
基本解釋
唐 時選拔和考核官吏的標準。《舊唐書·職官志二》:“凡擇人以四才,校功以三實。”原注:“四才,謂身、言、書、判。其優長者,有可取焉。三實,謂德行、才用、勞効,德均以才,才均以勞,勞必考其實而進退之。”
四才三實
成語(Idiom):四才三實 (sì cái sān shí)
發音(Pronunciation):sì cái sān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一個人才能全面,實踐創新能力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四才指的是文才、武才、財才和才德,三實指的是實事求是、實干、實績。四才三實合在一起,表示一個人具備了全面的才能和實踐創新的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具備多方面的才能和實際能力,適用于各行各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四才三實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故事中,有一個叫李貴的人,他既有文才又有武才,而且在實踐中也表現出了實事求是、實干、實績的品質。因此,人們用“四才三實”來形容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才字和三個實字組成的固定搭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僅有文才和武才,而且在實踐中還表現出了實事求是、實干、實績的品質,真是個四才三實的人。
2. 這個公司的總經理是個四才三實的人,他既有管理才能,又能實際操作,業績也很出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四個才字和三個實字分別記憶,然后聯想起具體的含義和故事起源,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成語中的文才、武才、財才和才德的具體含義,以及實事求是、實干、實績的實際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僅會寫字,還會唱歌和跳舞,真是個四才三實的小朋友。
2. 初中生:作為班長,他不僅學習成績好,還能組織各種活動,真是個四才三實的學生。
3. 高中生:他不僅擅長文學創作,還在科學研究方面有所建樹,真是個四才三實的學子。
4. 大學生:他不僅在學業上表現出色,還在社會實踐中積極參與,真是個四才三實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