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絶
成語(Idiom):遐絶
發音(Pronunciation):xiá zh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遙遠而高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遐絶形容事物遙遠而高峻,常用來形容山勢、建筑物等高大壯麗的景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描述山勢高聳、雄偉壯麗的場景時可以使用該成語,也可用于形容建筑物的高大氣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遐絶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玄怪錄》中。相傳唐代有一位名叫李白的詩人,他曾經游歷過許多山川名勝。有一次,他登上了一座山峰,遠遠望去,山勢高聳,云霧繚繞,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玄怪錄》中寫道:“登山遠望,群峰遐絶,云霧繚繞。”這就是遐絶這個成語的由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遐絶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遐”表示遙遠,第二個字“絶”表示高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山峰高聳入云,真是遐絶壯麗。
2. 登上塔頂,俯瞰城市的全景,景色遐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遐絶”這個成語與高山的景象聯系起來,想象自己站在山巔,遠遠望去,山勢高聳而壯麗,這樣的景象會更容易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山相關的成語,如“高山流水”、“云山霧繞”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去過一座遐絶的山峰,真的非常高。
2. 初中生:在旅游中,我見到了一座遐絶的古塔,非常壯觀。
3. 高中生:登上山頂,俯瞰整個城市的景色,真是遐絶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