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xī tì ruò lì ㄒㄧ ㄊㄧˋ ㄖㄨㄛˋ ㄌㄧˋ夕惕若厲(夕惕若厲)
朝夕戒懼,如臨危境,不敢稍懈。《舊唐書·代宗紀》:“朕主三靈之重,託群后之上,夕惕若厲,不敢荒寧。” 唐 李白 《明堂賦》:“而圣主猶夕惕若厲,懼人未安,乃目極于天,耳下于泉。”《三國演義》第七三回:“常恐殞越,辜負國恩;寤寐永嘆,夕惕若厲。”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夕惕若厲
成語(Idiom):夕惕若厲
發音(Pronunciation):xī tì ruò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晚上警惕戒備的樣子,形容人對危險情況保持高度警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夕惕若厲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夕、惕、若厲。夕指傍晚時分,惕指警惕、警戒,若厲指像嚴厲的樣子。整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人在傍晚時分非常警惕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人在面臨危險、困難或重要任務時,保持高度警覺和戒備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戰士在戰斗前夕的緊張情緒,也可以用來形容學生在考試前夕的緊張和備考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后漢書·楊震傳》。楊震是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在被任命為軍事將領后,夜以繼日地加強軍事訓練,以備不時之需。有一天,他突然發現敵軍在夜間偷襲的可能性,從而決定每天傍晚時分都進行軍事演習,以保持高度警惕。這種嚴密的警戒狀態最終使他成功地擊退了敵軍的夜襲。后來,人們就用“夕惕若厲”來形容對危險情況保持高度警覺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賓結構,夕為主語,惕為謂語,若厲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戰士們在戰斗前夕惕若厲,以應對可能的敵襲。
2. 考試前夕,學生們都夕惕若厲地備考,希望取得好成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每個字拆開來記憶,夕惕若厲。夕指傍晚時分,惕指警惕,若厲指像嚴厲的樣子。可以通過想象自己在傍晚時分時保持高度警覺的情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警惕、警戒相關的成語,如“如履薄冰”、“戒驕戒躁”等。通過比較不同成語的用法和含義,加深對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考試前夕,我夕惕若厲地復習,希望能考個好成績。
2. 初中生:比賽前夕,我們隊員們夕惕若厲地訓練,以備戰勝對手。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臨近,我夕惕若厲,努力備考,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