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管
基本解釋
(1).自己的任所。 唐 劉禹錫 《謝中使送至郡表》:“山川縈轉,晨夜奔馳,幸無他疾,得至本管。”
(2).主管。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典禮·朝覲大計》:“本管上司入覲,更有賮儀,總照地方舊例。”
成語(Idiom):本管
發音(Pronunciation):běn gu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直接、當面、親自負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本管是一個表示親自負責的成語。本指親自,管指負責。表示事情由當事人親自負責,不委托給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本管常用于形容某人親自負責某件事情,不委托給他人。可以用于工作、學習、生活等各個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本管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在與劉邦爭奪天下的戰爭中,因為不信任他人的能力,經常親自負責軍事和政務,所以被稱為“本管”。這個成語就是從項羽這個歷史人物的稱號中演化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本管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本”是副詞,表示親自;“管”是動詞,表示負責。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項目親自本管,確保一切順利進行。
2. 我們要親自去一趟,本管這個會議的安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本”字與“管”字相連,想象成一個人親自負責,管控事務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責任、領導能力相關的成語,如“身體力行”、“身先士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本管好自己的學習,不能依賴家長。
2. 初中生:班長要本管好班級的紀律,確保同學們能夠安靜聽課。
3. 高中生:我們要本管好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學習和娛樂。
4. 大學生:大家要本管自己的行為,不要給學校帶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