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刊
基本解釋
(1).把稿件交付刊印。 明 袁宏道 《吳敦之》:“弟游覽詩章,近亦成帙……昨 長洲公 已覓去發刊。” 許杰 《<一個人的鑄煉>后記》:“以第一篇的《一個人的鑄煉》來說吧,就始終沒有發刊出來的機會。”
(2).創辦刊物。 巴金 《新生·三月十七日》:“ 克謹 又把發刊雜志的意思對我解說一遍。” 鄭振鐸 《梁任公先生傳》二:“他既發刊《新小說》,登載時人的作品……他自己也有作品。” 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第七章第三節:“一八九六年八月( 光緒 二十二年七月),《時務報》(旬刊)發刊, 梁啟超 任主筆。”
英文翻譯
1.issue; publish; start the publication of a periodical
成語(Idiom):發刊(fā kān)
發音(Pronunciation):fā k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刊物第一期的出版,也比喻事物初次面世或開始展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發”意為開始、出現,第二個字“刊”意為刊登、出版。發刊一詞最初用于形容刊物的第一期出版,后來也引申為一切事物開始展開或初次面世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發刊常用于描述新雜志、報紙、書籍等的第一期出版,也可以用來表達某個項目、活動或計劃的開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發刊這個成語常常用于以下場景:
1. 描述新雜志、報紙、書籍等的第一期出版。
2. 形容某個項目、活動或計劃的開始。
3. 表達某個事物初次面世或展開的意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發刊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出版界。在古代,刊物的出版是很重要的事情,因為它代表著作者的努力和成果。當一本刊物的第一期出版時,人們會用“發刊”來形容這個重要的時刻。隨著時間的推移,發刊這個成語也被引申為一切事物開始展開或初次面世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發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新雜志的發刊號受到了讀者的熱烈歡迎。
2. 明天是我們公司新產品的發刊日,我們要好好準備。
3. 這個項目的發刊將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機會和挑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發刊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關聯詞義:將“發刊”和“開始”、“出版”等詞義進行關聯,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2. 創造故事: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家出版社工作,負責刊物的發行工作,每次出版第一期時都會感到興奮和期待,這樣可以幫助記憶發刊的意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發刊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以下內容:
1. 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出版業的歷史和發展。
2. 閱讀關于刊物出版的相關文章,了解出版業的現狀和變化。
3. 學習其他與出版相關的成語,如“首發”、“發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今天是我參加畫畫比賽的發刊日,我要好好表現。
2. 小學生:我們學校的校刊下周就要發刊了,我要寫一篇文章投稿。
3. 初中生:我最喜歡的雜志明天的發刊號有一篇專訪我的偶像。
4. 高中生:我正在準備我的小說的發刊,希望能夠得到更多讀者的喜歡。
5. 大學生:我們學校的科技創新項目的發刊將會在下個月舉行,我要準備好展示自己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