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聯
基本解釋
(1).律詩中相對的兩句稱“一聯”。亦指對聯的一幅。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一:“ 秦會之 丞相卒, 魏道弼 作參政,委任頗專,且大拜矣,翰苑欲先作白麻,又不能辦,假手於士人 陳豐 。 豐 以其姓 魏 ,遂以‘ 晉絳 和戎’對‘ 鄭公 論諫’……予在史院,欲刪此一聯,會去國不果。”《金瓶梅詞話》第六九回:“兩壁書畫丹青,琴書消酒,左右泥金隸書一聯。”
(2).猶一隊。《舊五代史·唐景思傳》:“愿賜臣堅甲一聯,以觀臣之効用。”
(3).一連串。 郭沫若 《創造十年續篇》七:“《窮漢的窮談》、《共產與共管》、《馬克思進文廟》、《文藝家的覺悟》、《新國家的創造》……那一聯的文字便絡續地出現了。” 郭沫若 《斷斷集·旋轉乾坤論》:“懷妊、分娩的那一聯的工作,自然非母性不能。”
成語(Idiom):一聯
發音(Pronunciation):yī l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一對連續的詩句或對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聯是指由兩句詩句或對聯組成的一整句話。它通常用來形容兩句詩句或對聯相互呼應、連貫、協調,表達出一種和諧美感。一聯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對事物或觀點之間的關聯和連續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聯常常出現在詩歌、歌詞、對聯和廣告語中。人們在表達情感、贊美、祝福或者宣傳時,會使用一聯來增加表達的藝術性和吸引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一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學創作。中國古代文人常常以詩句或對聯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一聯作為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逐漸形成并流傳至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一聯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通常是對仗工整、平衡和諧的句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兩句詩合在一起,構成了一聯,非常有韻味。
2. 這對對聯的上聯和下聯相互呼應,形成了一聯佳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可以通過練習寫對聯來熟悉一聯的結構和用法。
2. 將一聯與其他成語或詩句進行類比,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更多關于對聯和詩歌的知識,了解中國古代文學的魅力。
2. 閱讀經典詩歌和對聯作品,欣賞其中的一聯之美。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寫了一聯對聯,上聯是“春風吹綠草”,下聯是“夏雨潤花香”。
2. 初中生:他的文章中運用了很多一聯,使整個作品更加生動有趣。
3. 高中生:我們在寫作文時,可以使用一聯來增加語言的表達力和藝術性。
4. 大學生:這篇詩歌的每一句都像一聯一樣,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