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正
基本解釋
古官名。五官之一。《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 杜預 注:“土為群物主,故稱后也。”《史記·龜策列傳》:“甲子重光,得我者匹夫為人君,有土正,諸侯得我為帝王。”
土正(tǔ zhèng)
發音(Pronunciation):tǔ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樸實、真實、純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土正一詞中的“土”指的是泥土,意味著樸實、真實;“正”表示純正、正直。土正一詞形容的是人或事物本質樸實、真實、純正,不矯揉造作,真誠可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質樸實、真實,事物的本質純正。也可以用來形容風格、風氣等的樸實、真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土正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原本用來形容人的品質樸實、真實。后來逐漸擴展到形容事物的本質純正。成語的起源并沒有具體的故事,而是根據語言的演變和使用情況逐漸形成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形容詞“土”和形容詞“正”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土正的人,從來不會說假話。
2. 這家餐館的菜肴都是土正的家常味道。
3. 這個品牌一直以來都保持著土正的產品質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泥土”、“真實”等概念進行聯想來記憶。可以想象一個樸實的人站在泥土上,代表他的品質樸實、真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樸實、真實相關的成語,如“樸素”、“真誠”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是一個土正的小朋友,從來不會說謊。
初中生:這個地方的風氣很土正,沒有人裝腔作勢。
高中生:她的作品一直以來都保持著土正的創作風格,沒有走商業化路線。
大學生:這個社團的活動一直都很土正,注重學術研究而非浮華表面。
成年人:他是一個土正的人,從來不會為了取悅他人而改變自己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