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隨人俯仰
發音(Pronunciation):suí rén fǔ y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隨著他人的意愿和行動而改變自己的態度和立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一個人沒有自己的主見,完全隨從他人的意愿和行動,沒有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多用于貶義,形容個人的軟弱、無原則和沒有主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來源于《戰國策·齊策四》中的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叫齊桓公的國君,他很喜歡娛樂,每次有人請他去玩耍,他都會立刻隨從,不論是白天還是黑夜。因此,人們用“隨人俯仰”來形容沒有主見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總是隨人俯仰。
2. 她沒有自己的想法,總是隨人俯仰,很容易被人利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隨人俯仰”與一個人在行走時低頭隨波逐流的形象聯系起來,以此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個人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相關的成語,如“見風使舵”、“隨波逐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沒主意的人,總是隨人俯仰。
2. 初中生:為了討好別人,他總是隨人俯仰,沒有自己的主張。
3. 高中生:一個有思想的人不會隨人俯仰,而是堅持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