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蘗
基本解釋
(1).草木新生的枝芽。引申為始端;端緒。《淮南子·俶真訓》:“所謂有所始者,繁憤未發,萌兆牙蘗,未有形埒垠堮。” 宋 蘇軾 《巫山》詩:“當時伐殘木,牙蘗已如臂。”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劉魯風》:“當時諸侯爭取譽于文士,此蓋外重內輕之牙蘗。” 宋 蘇舜欽 《上三司副使段公書》:“故每屬文,不敢雕琢以害正,然而法章民事,一未知其牙蘗。”
(2).萌生;產生。《淮南子·天文訓》“困敦之歲” 漢 高誘 注:“言陽氣皆混沌,萬物牙蘗也。” 章炳麟 《代議然否論》:“然遠西諸國,取彼不取此者,其議院始牙蘗。”
成語(Idiom):牙蘗
發音(Pronunciation):yá n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牙齒稀疏、不齊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牙蘗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牙齒不齊整、稀疏的情況。蘗指樹木的枝條,牙蘗比喻牙齒的稀疏不齊。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牙齒排列不整齊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牙蘗一詞常用于形容人的牙齒不整齊的情況,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的口腔衛生狀況或者外貌特征。也可以用來比喻事物的排列或者規劃不整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一則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只鳥兒為了適應環境,在嘴巴里握著一根樹枝,然后飛到山上,尋找合適的樹木插入這根樹枝。但是,鳥兒飛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樹木,最后只好放棄。這個故事比喻事物的規劃和安排不當,導致事情不能順利進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牙”和“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牙齒牙蘗,看起來不太好看。
2. 這幅畫的構圖牙蘗,沒有規律可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牙蘗”與牙齒不整齊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顆牙齒稀疏、不齊整的樣子,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的口腔衛生文化和牙齒保健知識,了解如何保持健康整齊的牙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弟弟的牙齒牙蘗,笑起來好可愛。
2. 初中生:他的口腔衛生不好,牙齒都變得牙蘗了。
3. 高中生:這幅畫的構圖太牙蘗了,沒有任何美感。
4. 大學生:她的笑容很迷人,即使牙齒有些牙蘗也無法掩蓋她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