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泥米
成語(Idiom):掃泥米
發音(Pronunciation):sǎo ní m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粗糙的方式處理細小的事物,形容不細心或馬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掃泥米這個成語的“掃泥”指的是清除米粒上的泥土,而“米”則代表細小的事物。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處理細小事物時的馬虎或不細心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般用于形容某人對于細小事物處理得不夠細心或馬虎的情況。可以用于生活、工作或學習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農村生活。在農村,人們在加工米粒時,會發現米粒上有一些泥土。為了清除這些泥土,人們通常會用手指輕輕地把泥土掃掉,以免影響米的質量。然而,如果一個人對待這個細小的任務不夠細心或馬虎,就會把泥土掃到米里面,使米的質量受到影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掃泥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事總是掃泥米,所以經常出錯。
2. 她在寫作業時掃泥米,經常會漏掉一些細節。
3. 這個項目的失敗是因為團隊成員掃泥米,沒有仔細檢查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處理細小的事物時,不小心把泥土掃到了米里面,導致米的質量受到影響。這樣的形象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粗心、馬虎相關的成語,如“馬虎眼”、“粗心大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寫字時總是掃泥米,字寫得很潦草。
2. 初中生:她在做實驗時掃泥米,結果實驗失敗了。
3. 高中生:他在寫作文時掃泥米,導致語法錯誤很多。
4. 大學生:這個學生在做研究時掃泥米,沒有仔細檢查數據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