懈墯
成語(Idiom):懈墯
發音(Pronunciation):xiè d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做事情不認真負責、松懈怠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懈墯是由“懈”和“墯”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懈”表示松懈、不認真,而“墯”表示墮落、衰落。懈墯指一個人在做事情時不認真負責,態度松懈怠惰,導致事情無法順利進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不努力、不認真的態度。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對待工作敷衍了事的人,或者形容自己在某個任務上沒有盡全力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懈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王敦傳》中。故事講述了晉朝時期的王敦,他在擔任鎮東將軍期間,對待軍事事務松懈怠惰,導致軍隊士氣低落,最終被敵軍攻破。后來人們就用“懈墯”來形容那些沒有責任心、不認真負責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懈墯的結構是形容詞+動詞的形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工作態度一直很懈墯,從來不認真對待。
2. 這個學生平時很懈墯,考試前才開始臨時抱佛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懈墯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墻上爬得很高時突然懈怠松懈,結果摔了下來。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懈墯相關的成語,如懈怠、懈惰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功課一直很懈墯,從來不認真做作業。
2. 初中生:她對待運動訓練的態度很懈墯,從不積極參與。
3. 高中生:他一直懈墯地對待學業,結果考試成績很差。
4. 大學生:他在找工作時變得懈墯了,沒有認真投入時間和精力。
5. 成年人:在工作中不能懈墯,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工作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