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吭
成語(Idiom):咔吭
發音(Pronunciation):kā 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聲音大而刺耳,吵鬧不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咔吭是一個形容詞,常用來形容聲音大而刺耳,吵鬧不堪的場景。它用于描述聲音的特征,通常用于貶義的語境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咔吭一詞常用于形容各種嘈雜的場景,如繁忙的市場、喧鬧的街道、高聲爭吵的人群等。它可以用來形容噪音過大、聲音刺耳、環境吵鬧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咔吭這個成語的起源并無明確的故事,它是由“咔”和“吭”兩個詞組合而成。其中,“咔”表示聲音的一種特征,常用來形容聲音的尖銳和刺耳;“吭”表示喉嚨發出聲音。因此,咔吭一詞形象地描述了聲音大而刺耳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咔吭是一個形容詞,由兩個單獨的詞匯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市場上人聲咔吭,喧鬧非常。
2. 老師一聲咔吭,頓時安靜下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咔吭”聯想到一個嘈雜的場景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置身于一個人聲鼎沸、吵鬧不堪的市場或街道,感受到咔吭的聲音,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喧賓奪主”、“喧囂一片”等,可以增加對描述吵鬧場景的詞匯的掌握。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市場上人聲咔吭,我聽不見媽媽在叫我。
2. 初中生(13-15歲):教室里同學們討論得咔吭咔吭的,我都無法集中注意力。
3. 高中生(16-18歲):考試前夜,圖書館里人聲咔吭,我只能戴上耳機專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