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德
基本解釋
古代陰陽家稱帝王受命的五德之一。謂以水而德王。《史記·秦始皇本紀》:“ 始皇 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漢書·郊祀志上》:“今 秦 變 周 ,水德之時。昔 文公 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水德方衰,天命未改。”
成語(Idiom):水德
發音(Pronunciation):shuǐ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品高尚,道德行為端正,具備良好的品德修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水德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水”指的是清澈純凈,而“德”則表示道德。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行為端正,具備良好的品德修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有德行的人,也可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子罕第十六》中有一段話:“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通過文學來交朋友,通過朋友來輔助做善事。后來,有人將“文”和“友”兩個字合并,形成了“德”字。而“水德”這個成語則是在這個基礎上演化而來,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分別是“水”和“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秉持著水德的原則,從不做對不起別人的事情。
2. 這個社區里的居民都信奉水德,彼此互敬互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水德”與“純凈的水”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一個人的品德純凈高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道德修養有關的成語,如“德高望重”、“道貌岸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的班長,他的水德值得我們學習。
2. 初中生:我覺得老師對我們的要求很高,希望我們能夠做到水德雙全。
3. 高中生:我覺得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是能力的體現,更重要的是水德的表現。
4. 大學生:大學期間,我們應該注重培養自己的水德,為將來做好社會貢獻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