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并
成語(Idiom):連并
發音(Pronunciation):lián b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連續不斷地合并或連接在一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連并是由連和并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連指的是接連不斷,而并指的是合并在一起。連并表示事物持續不斷地合并或連接在一起,形成整體或連續的過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連并常用來形容事物的連續合并或連接,可以用于描述公司、組織、團隊的合并,也可以用于形容連續不斷的事件或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連并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中,原文是“連并一心,以之害公”。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魯國公子糾因為對國君昭公不滿,想要謀反,他向其他國家的使者提出合并各國共同反抗昭公的計劃。這個成語由此衍生而來,形容人們心懷叵測,聯合在一起進行壞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連并是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公司連并了幾家競爭對手,成為了行業的領導者。
2. 他們連并了各個部門的力量,共同完成了這個項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連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兩個相同的物體連續不斷地合并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大的整體。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例如連續不斷的合并可以與“連綿不斷”、“連篇累牘”等成語進行對比學習。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連并了好幾個積木,搭建了一座高樓。
2. 初中生:我們班級連并了幾個小組,一起參加了學校的比賽。
3. 高中生:歷史上有很多國家連并了其他國家,形成了強大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