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城下之辱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g xià zhī r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自己的城池下受辱,形容被敵人欺辱到了家門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城下之辱源自《史記·項羽本紀》中的故事。項羽攻入劉邦的都城咸陽后,劉邦逃到了城下的陳倉山。項羽派人到陳倉山上勸劉邦投降,劉邦卻回答:“我寧愿做城下之君,也不愿做城上之客。”這句話形容了劉邦寧愿在城下受辱也不愿投降的決心和驕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被敵人欺辱到了家門口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被人侮辱而無法反擊的局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之+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爭中,我們必須堅決抵抗敵人,絕不能讓自己陷入城下之辱。
2. 這個國家曾經是強盛的,如今卻淪落到了城下之辱的境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城下之辱”聯想為自己的家門口被敵人欺辱的情景,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家破人亡”、“敗北如山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不喜歡小明,他總是欺負我,讓我感覺像是城下之辱。
2. 小學生:我們班級的足球隊輸了比賽,感覺像是城下之辱。
3. 初中生:在學校里被同學嘲笑,我感到很受傷,像是城下之辱。
4. 高中生:考試失敗讓我感到很丟臉,就像是城下之辱一樣。
5. 大學生:在面試中被面試官質問,感覺自己像是城下之辱。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