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許
基本解釋
指 東晉 精通道家學說的 許映 許穆 父子。 南朝 梁 陶弘景 《許長史舊館壇碑》:“昔在 西漢 ,三 茅 來賓;爰暨 東晉 ,二 許 懷真。”《云笈七籤》卷五:“﹝ 楊羲 ﹞幼而通靈,與二 許 早結神明之交。”原注:“二 許 , 許映 與 許穆 ?!?/p>
成語(Idiom):二許
發音(Pronunciation):èr x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二許意為兩次許諾,表示一個人連續兩次答應別人,但最終沒有兌現承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二許的意思是一個人答應了別人兩次,但最終沒有履行承諾。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言而無信,不守諾言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二許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不守信用、經常食言的人??梢杂迷谌粘I钪?,例如用來形容那些一再答應別人但最終不做的人,或者用來形容商業交易中的欺詐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二許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起源,但這個成語的含義與現實生活中的經歷相符。人們常常會遇到那些答應了別人但最終不兌現承諾的人,所以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二許是由“二”和“許”兩個字組成的。其中,“二”表示兩次,而“許”表示許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明明答應過幫我修電腦,結果卻一再推脫,真是個二許的人。
2. 這個商人以前就是因為欺詐行為而聲名狼藉,他的二許行為再次暴露了他的不誠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二許”與“二次許諾”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同時,可以將這個成語與不守信用的人進行聯想,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與誠信相關的成語,如“言而無信”、“信口開河”等,以擴大對于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妹妹答應過給我買糖果,但她又忘記了,真是個二許的人。
2. 初中生:我同桌答應過幫我寫作業,結果最后還是我一個人做完了,他太二許了。
3. 高中生:這個公司答應給我提供實習機會,但最后卻沒有兌現,真是太二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