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息
基本解釋
心無所念;心灰意冷。 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莫不輟鏡徙倚,擥瑟心息。” 唐 杜甫 《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詩:“道消詩興發,心息酒為徒?!?/p>
成語(Idiom):心息(xīn xī)
發音(Pronunciation):xīn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心情平靜,不再焦慮或困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心息是由“心”和“息”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心”指人的內心情感,“息”指停止或平息。心息的意思是指內心的焦慮或困擾停止,心情平靜下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心息常用于形容人們在經歷一段時間的痛苦、焦慮或困擾之后,終于放下心中的負擔,感到輕松和平靜。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內心狀態,也可以用來形容整個環境或局勢的變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心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人間世》一章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麗莎的女子,因為她的丈夫出海捕魚,長期沒有音信,讓她非常擔心和焦慮。直到有一天,她看到遠處海面上浮起了一塊木板,上面寫著“心息”,她的內心才得到了安慰,不再焦慮和困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心息是由兩個單獨的詞語“心”和“息”組成的成語,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工作,他終于心息了,開始享受生活。
2. 當我得知考試通過的消息時,內心的焦慮終于心息下來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心息成語與一個人在經歷困擾或焦慮時,看到一塊寫著“心息”的木板,內心得到寬慰和平靜的場景聯系起來。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和使用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心息相關的成語,如“心曠神怡”、“心安理得”等,以豐富對內心狀態表達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完成作業后,心息了,可以去玩了。
2. 初中生:參加完比賽后,我心息了,不再緊張了。
3. 高中生:考試結束后,我心息了,不再為成績擔心。
4. 大學生:找到實習工作后,我心息了,終于可以開始新的階段了。
5. 成年人: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壓力和困擾后,我心息了,開始重新審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