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補
基本解釋
訂正補遺。 清 錢謙益 《徐霞客傳》:“其書數萬言,皆訂補 桑 《經》 酈 《注》,及 漢 宋 諸儒疏解《禹貢》所未及。” 清 王先謙 《<韓非子集解>序》:“書都二十卷,舊注罕所揮發,從弟 先慎 為之集解,訂補闕譌,推究義藴,然后是書釐然可誦。”
成語(Idiom):訂補
發音(Pronunciation):dìng b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訂補是一個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意思是訂購和補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訂補表示根據需要訂購所需的物品,并確保補足不足之處。這個成語強調了及時采取行動,滿足需求,并確保事物的完整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訂補常用于描述在生活和工作中,及時訂購和補足所需物品的情況。它可以用于商務談判、采購管理、團隊協作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訂補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貿活動。在古代,商人們會根據市場需求訂購商品,并確保供應充足。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商人們的經營策略和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訂補是一個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結構簡潔明了。其中,“訂”表示訂購,“補”表示補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需要及時訂補辦公用品,以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
2. 在采購過程中,我們應該訂補所需的原材料,以避免生產中斷。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訂補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商人,需要訂購商品并補足不足之處,以滿足市場需求。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商務詞匯和采購管理知識,以加深對訂補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忘記帶鉛筆了,可以向同學訂補一支嗎?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需要訂補足夠的教材,以便備考。
3. 高中生(16-18歲):為了提高競爭力,我們應該訂補更多的學科輔導資料。
4. 大學生(19-22歲):在團隊項目中,我們需要及時訂補所需的材料和設備。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在工作中,我們需要根據需要訂補辦公用品和工具,以保持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