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視
成語(Idiom):省視
發音(Pronunciation):shěng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節約、節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省視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省”表示節約、節省,第二個字“視”表示看、注視。聯合起來,表示節約并注視、關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描述一個人在生活或工作中注重節約、節省的態度和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自《禮記·中庸》:“古之善治者,必省其事。”意思是古代善于治理的人,必須要節約和注視他們所做的事情。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非常懂得省視,從不浪費任何資源。
2. 在這個高消費的社會,我們應該時刻保持省視的意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省視”拆解為“省”和“視”兩個字來記憶。想象一個人在注視著一筆錢,表示他注重節約和精打細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節約、節省相關的成語,如“節衣縮食”、“一衣帶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每天都會省視用水,不浪費一滴水。
2. 初中生(14歲):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養成省視的好習慣。
3. 高中生(17歲):學習要好好安排時間,做到省視每一分鐘。
4. 大學生(20歲):在大學生活中,我要學會省視金錢,不亂花錢。
5. 成年人(30歲):工作中要注意節約資源,做到省視每一分每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