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苑
基本解釋
指 漢 代的 宜春下苑 。 唐 時稱 曲江池 。《漢書·元帝紀》:“詔罷黃門乘輿狗馬,水衡禁囿、 宜春下苑 、少府佽飛外池、嚴籞池田假與貧民。” 顏師古 注:“ 宜春下苑 即今京城東南隅 曲江池 是。” 唐 韋應物 《嘆楊花》詩:“空蒙不自定,況值暄風度。舊賞逐流年,新愁忽盈素。纔縈 下苑 曲,稍滿東城路。”
成語(Idiom):下苑
發音(Pronunciation):xià y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離開高位,下到底層或平民之中。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下苑的“下”指離開高位,降低身份;“苑”指帝王居住的園林。成語來源于古代帝王下到平民之中,親自了解人民疾苦的行為。含有關心民生、了解民情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領導或者高層管理者離開自己的位置,親自接觸基層員工,了解實際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放下身段,與普通人打成一片,親近民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漢書·郊祀志》記載,漢武帝時期,他經常離開皇宮,到處巡視,了解百姓的生活狀況。一次,武帝來到苑中,看到平民百姓種植的莊稼長得很好,便欣喜不已。為了表示對百姓的關心,他下馬親自走進田間地頭,與農民們交流,詢問他們的生活情況。這個故事流傳后,人們就用“下苑”來形容帝王離開高位,親近百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今天特意下苑,與我們一起吃午飯。
2. 他是一個非常親民的領導,經常下苑了解員工的需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下苑”拆分為“下”和“苑”,“下”表示離開高位,降低身份,“苑”指帝王居住的園林。可以想象帝王離開高位,親自走進庶民之間,了解他們的生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下苑”相關的成語,如“下車伊始”、“下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今天下苑了,親自給我們上了一堂特別有趣的課。
2. 初中生:校長下苑,走進教室與我們交流學習情況。
3. 高中生:政府官員下苑,與市民一起參與社區活動,了解他們的需求。
4. 大學生:校長下苑,與學生代表座談,了解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5. 成年人:公司總裁下苑,與員工共進晚餐,親自聽取大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