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西京雜記
發音(Pronunciation):xī jīng zá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各種瑣碎的、雜亂的記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西京指的是古代中國首都長安(現在的西安),雜記指的是記錄瑣碎事物的記載。西京雜記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一種雜亂無章、瑣碎繁雜的記載方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形容文獻、資料、文章等內容雜亂、無條理、難以整理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個人筆記或記錄的雜亂無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隋書·經籍志》中記載了一種古代的記事方式,即“西京雜記法”。當時的官員在長安的西京宮內以及其他地方記錄各種瑣碎的事物,這些記錄被稱為西京雜記。后來,這個詞語漸漸演變成成語,用來形容任何雜亂無章的記載方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主語是“西京雜記”,表示雜亂無章的記錄方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份報告不夠清晰,看起來像是一本西京雜記。
2. 這個學生的筆記太亂了,完全是西京雜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西京雜記”這個成語與雜亂無章的記事方式聯系起來,想象一本記載了各種瑣碎事物的雜亂筆記,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些古代的記事方式,比如西京雜記法,以及古代文獻的整理方法。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紙上談兵”、“言之無物”等,來擴展對于雜亂無章的描述詞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的書包里亂七八糟的,就像一本西京雜記。
初中生:老師批改我的作業時,抱怨說我寫得像一本西京雜記。
高中生:我整理房間的時候,發現了一本舊日記,里面的內容都是西京雜記般的雜亂無章。
大學生:研究資料太多,整理起來就像整理一本西京雜記一樣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