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氏盤
成語(Idiom):散氏盤
發(fā)音(Pronunciation):sàn shì p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形容人或事物無法取得進展,停滯不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散氏盤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奇盤子。相傳散氏盤是商朝時期傳說中的一種寶物,擁有能夠預測未來和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散氏盤只有當人們的心誠意篤時才會發(fā)揮作用。如果人們心存雜念,不真誠對待,散氏盤就會變得無用。因此,散氏盤成為了形容人或事物無法取得進展,停滯不前的比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散氏盤常用于形容人們的努力或事物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瓶頸,無法繼續(xù)向前發(fā)展的情況。比如,可以用來形容學習、工作、項目等方面的停滯不前,或者形容人們在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標時遇到的困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散氏盤的故事最早出現(xiàn)在《山海經(jīng)》中,但具體起源已不可考。故事中描述了商朝時期的一位賢士,他把散氏盤作為一種神奇的寶物,能夠幫助人們解決問題和預測未來。然而,散氏盤只會對真誠、誠實的人起作用,對心存雜念、不真誠的人則無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散氏盤是一個四字成語,由“散氏”和“盤”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項目一直散氏盤,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2. 這個公司的發(fā)展一直散氏盤,沒有找到新的突破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散氏盤想象成一只停滯不前的盤子,無法繼續(xù)旋轉。可以通過將散氏盤與停滯不前的情況聯(lián)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散氏盤,還有許多其他形容停滯不前的成語,如“原地踏步”、“步履維艱”等。可以進一步學習這些成語,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我在學習數(shù)學時遇到了散氏盤,不知道怎么解答問題。
2. 初中生(13-15歲):我的英語成績一直散氏盤,無法提高。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創(chuàng)業(yè)計劃一直散氏盤,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機會。
4. 大學生(19-22歲):我的研究項目一直散氏盤,沒有取得任何突破。
5. 成年人(23歲以上):我一直想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但一直散氏盤,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