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偏手
基本解釋
私自做手腳沾便宜?!?a href="/r_ci_9db64a7a1f63a775102be1d7713f57f1/" target="_blank">西游記》第二六回:“前日 老孫 只偷了三個,那一個落下地來,土地説這寶遇土而入, 八戒 只嚷我打了偏手,故走了風信?!薄抖膛陌阁@奇》卷二五:“起初 錢巳 和 趙申 商量救人,本是好念頭。一下子救將起來,見是個美貌女子,就起了打偏手之心。” 錢鍾書 《圍城》五:“ 鴻漸 拿了些公帳里的馀錢,準備買帶殼花生米回來代替早餐, 辛楣 警告他不許打偏手偷吃。”
成語(Idiom):打偏手
發音(Pronunciation):dǎ piān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手打偏了,比喻方法不對或做事沒有準確把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打偏手”源于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故事。相傳,戰國時期,有一位名叫孫臏的軍事家,他擅長制定戰略和使用兵器。有一次,孫臏在一場戰斗中,他的手因為一次錯誤的操作而打偏了,導致他的計劃失敗。從此以后,“打偏手”就成為了一個形容人方法不對或做事沒有準確把握的成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打偏手”常用于形容人在做事情時方法不對或沒有把握的情況??梢杂脕砼u他人的錯誤決策或不正確的做法,也可以用來自嘲或調侃自己在某個任務或工作中的失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打偏手”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歷史傳說。孫臏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他在戰爭中表現出色,但也有一次因為錯誤的操作而導致失敗。這個故事被后人傳頌并演化成成語“打偏手”,用來形容人的方法不對或做事沒有準確把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打偏手”的結構是“動詞 + 名詞”。其中,“打”表示動作,意為“打擊”或“操作”;“偏”表示方向不準確或不正確;“手”表示行動或方法。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考試中總是打偏手,所以成績不理想。
2. 這個項目的計劃不夠準確,有些地方打偏手了。
3. 我們要避免打偏手,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打偏手”與錯誤操作或失敗的場景聯系起來,形成記憶的關聯??梢韵胂笠粋€人在打籃球時手突然打偏,球沒有進籃筐,從而引發失敗的情景。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成語的故事背景和起源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此外,學習更多與成語相關的成語和故事,可以提升對漢語文化的了解和漢語水平的提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畫畫時手總是打偏手,畫得不好看。
2. 初中生:我在考試中總是打偏手,答案寫錯了很多。
3. 高中生:他在比賽中打偏手,導致整個團隊失敗。
4. 大學生:我們的項目計劃打偏手了,需要重新調整。
5. 成年人:他工作中總是打偏手,所以進展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