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戮
基本解釋
(1).謂殺而陳尸示眾。《左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韓非子·十過》:“懸 叔瞻 而出之,我且殺而以為大戮。”《史記·袁盎晁錯列傳》:“夫 鼂錯 患諸侯彊大不可制,故請削地以尊京師,萬世之利也。計畫始行,卒受大戮。”
(2).亦作“ 大僇 ”。大恥辱。《荀子·王霸》:“而身死國亡,為天下大戮。” 楊倞 注:“為天下大戮辱也。”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立身一敗,萬事瓦裂,身殘家破,為世大僇。”
成語(Idiom):大戮
發音(Pronunciation):dà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大規模屠殺或大量殺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大規模地屠殺或殺戮,通常用來形容戰爭、暴力沖突或其他殘酷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戰爭、沖突、暴力事件或其他殘酷行為。可以用來形容大規模的屠殺、殺戮或者血腥場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二》記載了齊國相國田忌與齊威王的故事。當時,齊威王曾經想要殺掉田忌,但田忌卻設法逃脫,最終成功躲過了齊威王的追殺。后來,田忌在自己的盟友趙國的支持下,成功擊敗了齊威王的軍隊,奪取了勝利。因此,人們用“大戮”來形容這場大規模的殺戮。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那場戰爭中,敵人對無辜的平民進行了大戮。
2. 這個國家經歷了一次大戮后,人們開始反思戰爭的可怕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大戮”與“大規模屠殺”聯想在一起,形成關聯記憶。也可以將“大戮”與“大殺戮”相對應,通過類似的發音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戰爭、沖突和暴力相關的成語,如“大開殺戒”、“屠城”等。可以通過閱讀歷史書籍、戰爭紀實或觀看相關電影、紀錄片來加深對這些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那個壞人對小動物進行了大戮,真是太殘忍了!
初中生:歷史上發生了許多大戮的事件,我們要珍惜和平。
高中生:這個國家曾經經歷了一次大戮,人們深受其害,這是歷史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