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吟
成語(Idiom):泰山吟
發音(Pronunciation):tài shān yí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威嚴莊重的口吻發表言論,使人信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泰山,位于中國山東省,是中國的五岳之一,也是中國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吟,指以詩詞的形式吟唱或吟詠。泰山吟比喻言辭莊重威嚴,有說服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泰山吟常用于形容演講、辯論、發言等場合,強調言辭莊重、有說服力。也可以用于形容文章或作品的語言風格莊重、有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泰山吟最早出自《漢書·董仲舒傳》,當時的董仲舒以“泰山之吟”來形容他的演講風格,意指他的言辭莊重威嚴,使人信服。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泰山”和“吟”兩個詞組成,泰山作為名詞,表示威嚴莊重;吟作為動詞,表示吟詠、吟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演講時,他以泰山吟的口吻,使全場聽眾都為之折服。
2. 他的文章寫得泰山吟般莊重有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泰山的高大威嚴形象,與吟唱相結合,形成一個鮮明的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的其他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含義和使用場景,豐富自己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泰山吟讓我們都覺得他說的話很有道理。
2. 初中生:在辯論比賽中,他的泰山吟讓對方無法反駁。
3. 高中生:他的演講以泰山吟的姿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大學生:在畢業典禮上,校長的泰山吟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