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土
基本解釋
舊稱來自 孟加拉 和 馬德拉斯 的鴉片為“大土”,成球狀,價格昂貴。 平步青 《霞外攟屑》卷二引 清 馮登府 《英吉利考》:“以鴉片煙土惟產二國, 孟塔拉國 產大土, 孟邁國 產小土。” 鄭觀應 《盛世危言·禁煙上》:“查洋煙先到 香港 轉達各口,歲計約大土五萬箱,小土四萬箱。” 雷瑨 《蓉城閑話》引 金武祥 《粟香隨筆》:“鴉片分兩種:成圓者為大土,其價昂,聚於 孟加拉 、 麻打拉薩 ;成片者為小土,其價廉,聚於 孟買 。”
成語(Idiom):大土
發音(Pronunciation):dà t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大地、土地,常用于形容廣闊的土地或大規模的農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土一詞的基本含義是指大地、土地,用來形容廣闊的土地或大規模的農田。它也可以用來比喻某個地方的土地資源豐富或者某個地區的農田面積廣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土一詞常見于農業類、地理類、文學類等領域的描述中。例如,可以用來形容農田肥沃、土地廣闊的農村地區;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區的土地資源豐富,如“北方大土”;此外,在文學作品中,大土也可以用來形容自然景色的壯麗與廣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土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詩經》中的《大雅·文王》。詩中描述了文王的德行和功績,其中有一句“文王在上,百姓大土”,意思是文王治理國家有方,百姓生活在廣闊的土地上。這句詩被后人引用,逐漸演變成了成語“大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土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形容詞“大”和名詞“土”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片大土地適合發展農業。
2. 北方大土資源豐富,是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3. 漫步在大土地上,心情格外暢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大土”。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片廣闊的土地上,感受到大地的寬廣與豐饒,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大土相關的成語,如“大地回春”、“大地無敵”等,以及相關的詩詞和文學作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鄉有一片大土地,適合種植各種莊稼。
2. 初中生:北方的大土地孕育了豐富的農產品,為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
3. 高中生:站在廣袤的大土地上,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偉大和人類的渺小。
4. 大學生:在農村的大土地上,我見證了農民的辛勤勞動和農業的發展。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夠幫助您全面了解和學習成語“大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