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極
基本解釋
(1).無窮遠處;沒有期限。《管子·幼官》:“聽於鈔故能聞未極,視於新故能見未形。” 漢 王粲 《登樓賦》:“惟日月之逾邁兮,俟 河 清其未極。”
(2).未到盡頭;未達極點。 南朝 齊 謝朓 《游敬亭山》詩:“我行雖紆組,兼得尋幽蹊,緣源殊未極,歸徑窅如迷。” 宋 葉適 《徐德操<春秋解>序》:“昔余為 潮州 銘,言其學博而要……后二十六年,始見所謂《春秋解》者,良悔前銘稱美未極,且怪諸子不早示余也。”
(3).沒有停止。《楚辭·九歌·湘君》:“揚靈兮未極,女嬋媛兮為余太息。” 王逸 注:“極,已也。”
(4).謂尚未疲困。 漢 張衡 《東京賦》:“升獻六禽,時膳四膏。馬足未極,輿徒不勞。”
成語(Idiom):未極
發音(Pronunciation):wèi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未達到極致或最高境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某種事物或行為尚未達到最好、最高的狀態或境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種事物或行為仍有進步空間,還未完全達到理想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其中記載了戰國時期的歷史。《左傳》中有一則關于“未極”的故事。故事講述了齊國的大夫季札在參加比武時,被對手的劍所傷,但他并沒有放棄,繼續戰斗,最終取得了勝利。人們稱贊他的戰斗精神,并用“未極”來形容他的表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表演雖然不錯,但還未極致。
2. 這個項目的成績還未極,還需要繼續努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未極”拆分為“未”和“極”,并聯想到未達到最好的狀態。可以通過多次重復和運用例句來鞏固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未極”相似的成語,如“未卜先知”、“未雨綢繆”等,來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還未極,需要更多的練習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畫家。
初中生:盡管我們取得了好成績,但我們的努力還未極,還有更大的進步空間。
高中生:我們的科研項目雖然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我們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還未極。
大學生:雖然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我們的學術研究還未極,需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