襃隆
成語(Idiom):襃隆
發音(Pronunciation):bāo l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洪亮,響徹天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襃隆原指鼓聲、鐘聲等聲音洪亮,后來也用來形容人的聲音洪亮、響亮。形容聲音宏亮、威嚴,有震撼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聲音洪亮、響亮的場合,如演講、歌唱、宣傳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襃隆最早出自《晉書·謝安傳》:“(謝安)每言,襃隆四座。”意思是謝安每次講話,聲音都洪亮,能夠響徹四座。后來,人們將這個形容謝安聲音的詞語引申為形容洪亮的聲音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襃隆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形式為“形容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聲音襃隆,讓人印象深刻。
2. 清晨的鐘聲襃隆,把整個村莊都驚醒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襃隆與“爆砰”聯想,兩者發音相近,都有爆炸、響亮的意思,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聲音的成語,如“雷鳴般的掌聲”、“如雷貫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飯堂里的鍋碗瓢盆掉地上,發出了襃隆的聲音。
2. 初中生:演講比賽中,同學們的掌聲襃隆,為優秀的演講者加油。
3. 高中生:音樂會上,歌手高亢的嗓音襃隆,震撼了全場觀眾。
4. 大學生:在慶祝活動上,煙花爆炸的聲音襃隆,照亮了整個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