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官伯
基本解釋
天子委派的主盟老臣。《左傳·昭公十一年》:“今 單子 為王官伯,而命事於會。”《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十年》:“﹝九月﹞戊申,以 揚州 刺史 始興王 叔陵 為王官伯,臨盟百官。” 胡三省 注:“王官伯者,古者天子盟諸侯,使天子之老涖之,如 春秋 踐土 之盟, 王子虎 盟諸侯于王庭,是之謂王官伯。”
成語(Idiom):王官伯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guān b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貴族或官僚階層中的人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王官伯”源于古代中國的官僚制度和封建貴族社會。其中,“王”指的是王室成員,代表皇族貴族;“官”指的是官員,代表政府的行政職能;“伯”指的是貴族的一種稱謂,代表高級貴族。成語中的“王官伯”指的是貴族或官僚階層中的人物,意味著他們享有特權和權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擁有權力和特權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權貴階層濫用職權的行為。在日常生活和文學作品中,可以用于描寫官僚主義、特權階層等現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王官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封建社會。在這個社會中,王室成員、官員和貴族享有特權和權力,他們在政治、軍事和經濟等方面擁有絕對的統治地位。因此,“王官伯”成為了形容這些貴族和官僚階層的代名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王官伯”由三個字組成,每個字的含義分別為“王”、“官”、“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地地道道的王官伯,從小就享受著特權。
2. 這個公司的老板是個王官伯,他的權力無人可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王官伯”與貴族和官僚階層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身穿華麗服飾的人物,手持權杖,代表著特權和權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官僚制度和貴族階層的歷史背景,以及這些階層對社會和政治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里的鄰居是個王官伯,每天開著豪車出門。
2. 初中生:這個電視劇里面的反派角色就是個王官伯,他為了保護自己的特權不擇手段。
3. 高中生:我們社會上的一些腐敗現象都是由一些王官伯造成的,他們濫用職權,損害了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