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人
基本解釋
亦作“ 木禺人 ”。1.木刻的人像。《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將入 秦 ,賓客莫欲其行,諫,不聽。 蘇代 謂曰:‘今旦 代 從外來,見木禺人與土禺人相與語。木禺人曰:‘天雨,子將敗矣。’土禺人曰:‘我生於土,敗則歸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 秦 ,虎狼之國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還,君得無為土禺人所笑乎?’ 孟嘗君 乃止。”亦省作“ 木偶 ”。 晉 潘岳 《吊孟嘗君文》:“志撓於木偶,命懸於狐裘。” 宋 黃庭堅 《古意贈鄭彥能八音歌》:“土偶與木偶,未用相賢愚。” 郭澄清 《大刀記》開篇:“崗樓子上的哨兵,穿著軍裝,荷槍而立,象個木偶。”
(2).形容人無知覺或神情呆滯。《史記·田叔列傳》:“今有詔舉將軍舍人者,欲以觀將軍而能得賢者文武之士也。今徒取富人子上之,又無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綺繡耳,將柰之何?” 宋 張齊賢 《洛陽縉紳舊聞記·洛陽染工見冤鬼》:“ 洛陽 賢相坊 染工人姓 李 ……性剛戾,不信佛,若有僧持盂至門者,視僧如木偶人。”亦省作“ 木偶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二》:“盜十三人,皆吐舌呆立,癡若木偶。”
成語(Idiom):木偶人(mù ǒu rén)
發(fā)音(Pronunciation):mù ǒu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沒有主見、沒有獨(dú)立思考能力的人。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偶人是由木頭制成的人形玩偶,無法自主行動,需要他人操縱。成語“木偶人”比喻沒有獨(dú)立思考能力、沒有主見,完全受他人操縱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被他人操縱、沒有自主意識的人。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沒有獨(dú)立思考能力、只聽從他人指示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木偶人”最早出現(xiàn)在《漢書·藝文志》中的《曹子建木人奏》一文。據(jù)說,東漢時期,曹子建是一位非常聰明的官員,他非常善于操縱木偶。有一次,曹子建在宴會上表演了操縱木偶的技藝,讓木偶像一個真人一樣活動。這引起了大家的贊嘆和喜愛,但也有人認(rèn)為這種技藝只是表面的炫耀,沒有實(shí)際的意義。于是,人們開始用“木偶人”來形容那些沒有自主思考能力、只會機(jī)械地按部就班行事的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完全像個木偶人一樣,沒有自己的主見。
2. 這個領(lǐng)導(dǎo)對下屬的要求非常嚴(yán)格,讓他們感覺像是木偶人一樣失去了自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沒有思想、無法自主行動的木偶人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xué)習(xí)其他與人物形象相關(guān)的成語,如“畫龍點(diǎn)睛”、“李代桃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他像個木偶人一樣,老師讓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2. 初中生:有些同學(xué)上課像木偶人一樣,只會機(jī)械地復(fù)述課本上的知識。
3. 高中生:有些學(xué)生為了取悅家長和老師,變得像木偶人一樣,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個性。
4. 大學(xué)生:有些人在面對決策時像木偶人一樣,總是需要他人的指導(dǎo)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