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乃
基本解釋
◎ 已乃 yǐnǎi
[soon] 副詞。旋即,不久
已乃發前兵。——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已乃勸輸巨室。
已乃分城而守。
成語(Idiom):已乃(yǐ nǎi)
發音(Pronunciation):yǐ n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已經是如此,已然如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某種情況或狀態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強調事實已經變成了不可改變的現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種不可逆轉的事實或現象,強調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或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十五年》:“已乃不可復矣。”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魯國昭公十五年,魯國內部發生了一場政治變革,導致國家無法回到過去的狀態。這句話表達了一種無法改變的現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已乃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表示已經是如此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已乃不可更改了。
2. 他已乃成為了一位著名的畫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已乃”與“已然如此”進行聯想記憶,強調事實已經變成了不可改變的現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已乃”的成語,如“已乃成矣”(已經成功了),“已乃知足”(已經感到滿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已乃考試第一名了。
2. 初中生(13-15歲):他已乃成為了一位優秀的運動員。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問題已乃不可忽視了。
4. 大學生(19-22歲):他已乃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以上是關于成語“已乃”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