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鵩
成語(Idiom):梟鵩
發音(Pronunciation):xiāo g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狠手辣、兇狠殘暴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梟鵩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分別是“梟”和“鵩”。梟指的是猛禽,鵩指的是兇猛的鳥。梟鵩形容人心狠手辣,兇狠殘暴,不講道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梟鵩一詞常用于形容那些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不顧他人利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欺負弱小、不擇手段追求權力或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梟鵩一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宣公十一年》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齊國的公子無忌因為嫉妒他的弟弟公子糾,而密謀殺害他。無忌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使用各種陰險手段,最終成功地將公子糾殺害。因為無忌的兇殘行為,被人們形容為“梟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梟鵩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得到更多的權力,不惜使用梟鵩的手段。
2. 這個人心狠手辣,真是個梟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兇猛的鳥(鵩)在抓捕獵物時非常殘忍(梟),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文化中其他的成語,例如“狼心狗肺”、“心如鐵石”等,來拓展你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欺負我同學的人真是個梟鵩,我們都不喜歡他。
2. 初中生:有些人為了得到好成績,不擇手段,真是太梟鵩了。
3. 高中生:政治斗爭中,有些人為了爭取權力,不惜使用梟鵩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