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概
基本解釋
亦作“風槩”。 1.猶節操。《宋書·蔡興宗傳》:“ 興宗 幼立風概,家行尤謹,奉宗姑,事寡嫂,養孤兄子,有聞於世。” 清 黃宗羲 《曹氏家錄續略序》:“余在 浯溪 四年,欽其風概,肥遯之士蓋庶幾焉。”
(2).風度氣概。 前蜀 貫休 《上孫使君》詩:“ 王演 俗容儀, 崔陵 小風概。”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 信 有造 漢 之功,而母早物色之,觀其卻王孫數言,凜凜烈丈夫風概。”
(3).猶風骨。指詩文所體現的雄健有力的風格。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 晉 世風概稍存; 宋 齊 之間,教失根本,士以簡慢、歙習、舒徐相尚。”
成語(Idiom):風概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g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行風度大方,舉止得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風概是由“風”和“概”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風”指的是人的儀表、言行舉止,“概”指的是概貌、風度。風概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儀表、言行舉止都很得體,風度大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風概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儀表、言行舉止得體,風度大方。在社交場合中,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儀表、言行舉止得體的時候,可以使用風概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風概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已經無法考究,但是它的意思和成語結構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它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風概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其中,“風”是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儀表、言行舉止,“概”是名詞,指的是概貌、風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儀表、言行舉止都很得體,真是個風概的人。
2. 她的風概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風”和“概”兩個字聯想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站在風中,衣袂飄動,風度大方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儀表、言行舉止相關的成語,例如:“風華絕代”、“風度翩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儀表、言行舉止都很得體,是一個風概的人。
2. 初中生:她的風概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很喜歡和她交朋友。
3. 高中生:他的風概讓他在班級中頗受歡迎,是大家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