陗刻
成語(Idiom):陗刻(qiāo kè)
發音(Pronunciation):qiāo k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思險惡,做事狠毒,不擇手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陗刻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心思險惡,做事狠毒,不擇手段。這個詞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原本指用刻刀刻成凹凸不平的字跡,后來引申為形容人的心思陰險狠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陗刻一詞通常用于貶義,形容那些心思陰險、手段毒辣的人。可以用于描述某個人的行為或者某個事件中的某個人。在口語和書面語中都可以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中有這樣的記載:“昔者齊侯之元妃曰陗刻,生子而死。”這句話中的“陗刻”指的是齊襄公的元妃,她心思陰險,做事狠毒,被人們稱為“陗刻”。后來,這個詞就被引申為形容人心思險惡、做事狠毒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陗刻是一個形容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陗”讀作qiāo,表示心思陰險,做事狠毒;“刻”讀作kè,表示不擇手段。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為陗刻,不擇手段,不值得信任。
2. 這個人心思險惡,做事狠毒,真是一個陗刻的家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陗刻”和“惡毒”聯系起來,因為陗刻形容人心思險惡、做事狠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陗刻相近的成語,如“心機深沉”、“陰險狡詐”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陗刻的壞人,經常欺負我們。
2. 初中生:這個人心思險惡,做事狠毒,真是一個陗刻的家伙。
3. 高中生:她的手段真是陗刻,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