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柱
成語(Idiom):銅柱 (tóng zhù)
發音(Pronunciation):tóng z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堅固不倒的支撐物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銅柱是由銅制成的柱子,具有堅固的特性。在成語中,銅柱比喻堅固不倒的支撐物或人,形容其穩固可靠,不容易動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也可用于形容人的堅定意志和毅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根據史書記載,銅柱最早出現在《漢書·衛青傳》中。當時,漢朝將軍衛青率軍攻打匈奴,遇到了強烈的風暴,帳篷被吹倒,士兵們陷入了極度恐慌和迷茫的狀態。衛青見狀,決定立下一個銅柱,告訴士兵們只要看到銅柱還在,就證明他們還有希望,可以堅持下去。銅柱的出現讓士兵們重新振作起來,最終成功擊退了匈奴。從此以后,銅柱成為了象征堅定和穩固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是 + 銅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團隊的銅柱,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他都能堅定地支撐著我們。
2. 這座橋的設計非常穩固,可以說是城市交通的銅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巨大的銅柱,堅固地支撐著整個建筑物,象征著堅定不移的力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穩定和堅固相關的成語,如"磐石之安"、"堅如磐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是我生活的銅柱,他總是支持我,讓我感到安全。
2. 初中生:老師是我們學習的銅柱,她們的教導讓我們在學業上穩步前進。
3. 高中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我們需要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才能成為自己的銅柱,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