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尾
基本解釋
謂作詩犯上尾病。具體指格律詩中上句尾字與下句尾字犯同聲調之病。此系 南朝 梁 沉約 提出的作詩八病之一。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八病嚴於 沉約 。八病謂平頭、犯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之辨。”參見“ 上尾 ”。
成語(Idiom):犯尾 (fàn wěi)
發音(Pronunciation):fàn w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犯錯誤或犯罪,犯下過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犯尾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犯錯誤或犯罪,犯下過錯的行為。它強調了一個人的錯誤行為,通常指責對方的過錯,暗示對方的錯誤行為會帶來不好的后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犯尾可以用于描述任何犯錯誤或犯罪的行為。它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對于一個犯了錯誤的同事或朋友,你可以說他犯尾了。此外,它也可以用于描述嚴重的罪行,如犯罪或犯下重大過錯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犯尾的起源故事并不是很清楚,但它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出現得比較頻繁。它可能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小說《水滸傳》中,其中描述了一位名叫方臘的人犯了錯誤而被追捕的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犯尾由兩個漢字組成,犯和尾。犯表示犯錯誤或犯罪,尾表示錯誤的后果或罪行的懲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偷了錢,犯了尾,現在正在接受法律的懲罰。
2. 小明考試作弊,犯了尾,被老師發現了。
3. 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就會犯尾,將來找不到好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犯尾的發音與“犯錯誤”或“犯罪”這樣的意思聯系起來,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類似的成語和它們的用法,可以幫助提高漢語的表達能力。一些相關的成語包括犯上作亂、犯上犯下、犯上犯下、犯傻、犯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沒有完成作業,犯了尾。
2. 初中生:他偷了錢包,犯了尾,被抓住了。
3. 高中生:他在考試中作弊,犯了尾,被開除了。
4. 大學生:他抄襲了論文,犯了尾,被學校開除了。
5. 成年人:他盜竊了公司的機密文件,犯了尾,被判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