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毀
成語(Idiom):禁毀(jìn huǐ)
發音(Pronunciation):jìn h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禁止毀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禁毀是指禁止破壞、毀滅。這個成語常用于表示對文物、歷史遺跡、文化遺產等的保護和珍視,強調不允許任何人或事物進行破壞或毀滅。它體現了人們對于歷史文化的尊重和保存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禁毀這個成語常常用于討論文物保護、歷史遺產保護、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話題。它可以用來強調對于珍貴的文化遺產、歷史建筑等的保護責任和義務。在日常生活中,禁毀也可以用來提醒人們不要隨意破壞或毀滅他人的努力成果或價值物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禁毀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周虓傳》中。故事發生在晉代,當時有一位名叫周虓的官員,他在任職期間非常注重保護文物和歷史遺跡。有一次,他聽說有人打算破壞一座古老的寺廟,他立即下令禁止破壞,并親自前往寺廟保護它。后來,這個故事流傳開來,人們用“禁毀”來形容保護文物和歷史遺跡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禁毀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禁”和“毀”兩個字組成。其中,“禁”表示禁止、不允許,而“毀”表示破壞、毀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要共同努力,禁毀我們的文化遺產,保護它們傳承下去。
2. 這座古老的建筑是我們的歷史遺跡,我們應該嚴加禁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這個成語:
1. 將“禁毀”這個成語與文物保護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保護文物和歷史遺跡的過程中禁止任何破壞和毀滅的行為。
2. 可以把“禁毀”這個成語與“珍惜”、“保護”等詞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文物保護、歷史遺產保護、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可以進一步加深對禁毀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禁毀公共設施,保護環境。
2. 初中生:保護古代建筑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禁毀它們。
3. 高中生:禁毀文物是對歷史的尊重和珍視的體現。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加強對于文化遺產的保護,禁止任何破壞和毀滅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