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正
基本解釋
猶干預。亦謂理其事而正其本。《后漢書·樂恢傳》:“陛下富於春秋,纂承大業,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薄兑住ぶt》“謙,亨” 唐 孔穎達 疏:“謙為諸行之善,是善之最極,而不言元與利、貞及吉者,元是物首也;利貞是干正也。於人既為謙退,何可為之首也?以謙下人,何以干正於物?故不云元與利、貞也。”
成語(Idiom):干正(gàn zhèng)
發音(Pronunciation):gàn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品正直、為人誠實可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干正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為人處事的態度。干正的人是指在道德品質上正直、誠實可靠、不偏不倚的人。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在行為上應該遵循道德準則,做事情應該光明磊落,不做違背良心的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干正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為人處事的態度??梢杂脕砜洫勔粋€人的正直和誠實,也可以用來批評一個人的不誠實和不正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干正的故事起源較為模糊,目前并沒有明確的故事來源。但是,這個成語的意義和使用已經非常普遍,被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學作品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干正是一個二字成語,由“干”和“正”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干正的人,從不做違背道德的事情。
2. 這個公司的老板非常干正,他的誠信讓人佩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干正與正直和誠實這兩個詞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梢韵胂笠粋€人干凈利落地站在正直和誠實的一邊,這樣有助于記憶干正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正直”、“誠實”等,深入了解這些詞語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長大后成為一個干正的人,不做壞事。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干正的人,不撒謊、不作弊。
3. 高中生:作為學生干部,我要以身作則,做一個干正的榜樣。
4. 大學生:在職場上要做一個干正的人,不參與任何不道德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