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書
基本解釋
◎ 大書 dàshū
[popular stories;storytelling] 曲藝中的一種,如評書、彈詞等
詳細解釋
(1).謂寫大字。 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五:“ 徐 乃畫地曰:‘某口雖不言,昔年曾學大書也,乞試之。’” 宋 何薳 《春渚紀聞·米元章遭遇》:“﹝上﹞遽召 芾 至,出烏絲欄一軸,宣語曰:‘知卿能大書,為朕竟此軸。’”
(2).鄭重記載。 梁啟超 《紀年公理》:“ 南海先生 倡強學會,即用 史公 之例,大書 孔子 卒后二千四百七十三年,會中一二俗士聞之,則舌撟汗下色變,懼禍將及己。”
(3).指曲藝說唱的長篇書目。過去江南一帶指評話,只說不唱。 清 范祖述 《杭俗遺風》:“大書,一人獨説,不用傢伙,惟有醒目(木)一塊,紙扇一把。”
成語(Idiom):大書
發音(Pronunciation):dà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字體大,書法工藝精美的書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書是指字體較大、書法工藝精美的書籍。它不僅僅是指字體大小,更強調書法的技藝和藝術性。大書通常使用較大的字體,書寫工整,筆畫飽滿,結構優美。它是一種書法藝術的體現,也是對書籍的尊重和推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書常常用于形容書法工藝精湛的書籍,也可用于形容字跡工整、字跡大的文件、文件夾等。此外,大書也可以引申為形容某種事物的規模龐大、重要性強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大書的故事起源,暫無明確的傳說或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字跡工整、字跡大的書,真是一本大書。
2. 他的書法技藝高超,他的作品都是大書一本。
3. 這份文件的字跡大,看起來很有份量,像一本大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成語“大書”。例如,想象一個巨大的書本,上面寫滿了精美的字體,字體非常大,給人一種莊重而重要的感覺。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書法:可以進一步學習書法技藝,了解不同字體的特點和書寫技巧,提升自己的書法水平。
2. 閱讀名著:可以閱讀一些字體較大、書法工藝精美的名著,欣賞其中的書法藝術,同時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3. 研究中國文化:可以深入了解中國文化中對書法的重視和推崇,以及書法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書法課上寫了一本大書,老師表揚了我。
2. 初中生:這本字跡大的書很好看,我一口氣讀完了。
3. 高中生:這個演講稿的字跡大,看起來很有氣勢,像一本大書。
4. 大學生:這本大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我需要認真閱讀。
5. 成年人:這份合同的字跡大,說明了它的重要性和正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