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洶洶
基本解釋
猶言氣勢洶洶。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 曾思懿 ﹞有些氣洶洶地向大客廳快步走去。” 茹志鵑 《百合花》:“她氣洶洶的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
近義詞
成語(Idiom):氣洶洶
發音(Pronunciation):qì xōng x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憤怒或氣憤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氣洶洶形容人因憤怒或氣憤而臉色通紅,神情激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的情緒激動、憤怒或氣憤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人在生氣、發怒或憤怒時的樣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四年》載:“公怒而氣洶洶。”這是成語最早的出處。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應用于文學作品和口語中。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了老板的批評,氣洶洶地離開了辦公室。
2. 她被別人冷落了,氣洶洶地走出了餐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一個人因為憤怒而氣得滿臉通紅,激動地站在一片洶涌的水波之中。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的憤怒或激動的成語,如“怒發沖冠”、“怒火中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被同學欺負了,氣洶洶地跑回家告訴媽媽。
2. 中學生(13-18歲):老師批評了他的作業,他氣洶洶地離開了教室。
3. 大學生(19-22歲):他的朋友背叛了他,他氣洶洶地離開了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