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
成語(Idiom):疑病
發音(Pronunciation):yí b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疑神疑鬼,自己感到生病,卻沒有實際的病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疑病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過分擔憂,認為自己生病了,卻沒有實際的病癥。這種情況多見于心理上的問題,例如焦慮、抑郁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疑病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態過分擔憂,或者形容一個人對他人的身體狀況過于緊張和擔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疑病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楊慎《胡笳十八拍·夢中題壁》一詞中:“疑病悲,念念傷,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使用,并成為了描述人們心理狀態的一個常用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疑病是一個形容詞,由“疑”和“病”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擔心自己得了重病,可實際上他只是疑病而已。
2. 她總是疑病成性,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過于擔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疑病”這個成語與擔心過度的情緒聯系在一起,形象地想象一個人對著一堆病癥的圖表發呆,表達出他對自己身體狀態的過分擔憂。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疑病相關的成語,例如“心病”、“病入膏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有時候會疑病,覺得自己生病了,但是媽媽說我只是累了。
2. 初中生:有些同學總是疑病成性,老是擔心自己得了什么病。
3. 高中生:考試前的一個星期,我整天疑病,擔心自己會考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