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
基本解釋
[釋義]
(1) (名)〈方〉粉刷墻壁用的白堊。
(2) (形)(事情的原委)完全清楚。真相大白。(作謂語)
[構成]
偏正式:大(白
近義詞
明白、明確、明晰、分明、懂得、了解、清晰、清爽、顯露、知道、真切、清楚、表露、暴露、透露、流露、顯現、顯示、呈現
英文翻譯
1.(完全清楚) come out; become known
2.[方] (白堊) chalk; whiting
詳細解釋
◎ 大白 dàbái
(1) [become known;come out]∶徹底顯露、完全清楚
真相大白
(2) [chalk]∶用來粉刷墻壁的白色堊土
(1).謂白色旗。《周禮·春官·巾車》:“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衛。” 鄭玄 注:“大白, 殷 之旗。”《禮記·明堂位》:“ 殷 之大白, 周 之大赤。” 孔穎達 疏:“ 殷 之大白,謂白色旗。”
(2).古白布冠。《禮記·雜記上》“大白冠” 唐 孔穎達 疏:“大白者,古之白布冠也。”
(3).大酒杯。 漢 劉向 《說苑·善說》:“ 魏文侯 與大夫飲酒,使 公乘不仁 為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宋 司馬光 《昔別贈宋復古張景淳》詩:“須窮今日懽,快意浮大白。” 歐陽予倩 《漁夫恨》第四場:“好極了,好極了,可以浮一大白!”
(4).大船名。 慧琳 《一切經音義》卷八九引《莊子》:“以木為舟,則稱衛舟大白。” 慧琳 《一切經音義》卷八九引 司馬彪 注:“大白,亦船名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溝澮之流,不能運大白之艘;升合之器,不能容千鐘之物。”
(5).方言。粉刷墻壁用的白堊。
(6).最白者。《老子》:“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 河上公 注:“大潔白之人,若污辱不自彰顯。” 唐 王維 《為相國王公紫芝木瓜贊》:“重玄之旨,達而有餘奧;大白之明,漫而不及理。”
(7).完全顯露,徹底明白。 明 方孝孺 《宋氏為善堂記》:“潛休隱德見稱於圣主,而大白於四方。” 胡適 《五十年來之世界哲學》四:“這一場大戰的結果,--證據戰勝了傳說,--遂使科學方法的精神大白于世界。”
成語(Idiom):大白
發音(Pronunciation):dà b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揭露真相或隱藏的事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白是由“大”和“白”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大”表示重要、顯著,“白”表示顯露、暴露。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揭露真相或隱藏的事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白常用于描述揭露真相、暴露事實的情況。它可以用于各種場合,比如揭發某人的謊言、揭露某個秘密、揭示某個問題的本質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白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故事發生在南宋時期。故事中,有一個叫韋世貞的人,他在一家官府工作,負責審核文書。有一天,他收到了一份重要的文書,但是文書上的字跡非常模糊,他無法辨認。于是,他決定用燭光照亮字跡,結果發現文書上有個字是被涂白的,他把涂白的字擦去后,終于看清了整個文書。這個故事成為了“大白”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大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經過調查,真相大白了。
2. 他的謊言終于被揭穿,事實大白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被涂白的字,當你擦掉涂白的部分,真相就大白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揭露真相相關的成語,如“揭竿而起”、“揭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一個小偷偷東西,我大聲喊:“他在偷東西!”真相大白了。
2. 初中生:我發現同桌偷看我的試卷,我把他揭發出來,真相大白了。
3. 高中生:在調查中,我們找到了證據,真相大白了,他是兇手。
4. 大學生:經過調查,我們揭露了公司內部的腐敗,真相大白了,我們要追究責任。
5. 成年人:我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秘密,我決定揭發出來,讓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