訃報
基本解釋
(1).告知喪事消息。古本平話小說集《牛郎織女》第四回:“訃報親友,擇日開奠出殯。”
(2).報喪的音訊。 明 邵璨 《香囊記·相會》:“驚聞訃報來邊地,奉親命遠去求尸。” 清 袁于令 《西樓記·衛行》:“忽聞訃報傳來,不得親扶靈柩。”
成語(Idiom):訃報(fèn bào)
發音(Pronunciation):fèn b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喪事的通告和訃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訃報是指在人們喪親時,通知親朋好友的報告。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喪葬禮儀之一,用于告知親友某人去世的消息。訃報是一種莊重而嚴肅的方式,它傳遞了喪親之人的哀痛和對逝者的懷念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訃報通常在喪事期間使用,用于向親友、鄰居、同事等傳達去世的消息。它可以通過電話、短信、書信或公告等方式進行傳達。訃報的內容通常包括逝者的姓名、去世的時間和地點,以及喪事的安排等信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訃報被視為一種尊重逝者和表達哀悼之情的方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訃報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喪葬禮儀。在古代,人們非常注重喪事的莊重和嚴肅,訃報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通過訃報,人們可以及時了解到親友去世的消息,以便參與喪事并表達哀悼之情。訃報的形式和內容在不同的時代和地區會有所差異,但它始終是喪事禮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訃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昨天我收到了他爺爺的訃報,感到非常惋惜。
2. 這是一份莊重而悲痛的訃報,讓人心生悲涼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訃報這個成語:
1. 將“訃”字與“喪”字聯系起來,它們都與喪事有關。
2. 將“報”字與傳達消息的意義聯系起來,它代表著告知的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禮儀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有關喪葬禮儀和其他相關的成語,如“吊唁”、“吊喪”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收到了一份訃報,知道了我的好朋友去世了。
2. 初中生:他們在班級群里發布了一份訃報,通知大家老師的父親去世了。
3. 高中生:當我收到了他爺爺的訃報時,我深感他的離世對他們全家的打擊。